学术交流
Academic Exchange
陈嘉庚科学奖第五场报告会在厦门大学举行

  2011年4月7日,在陈嘉庚先生创建的厦门大学90周年校庆之际,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与厦门大学共同举办了陈嘉庚科学奖第五场报告会。报告会由厦门大学副校长张颖教授主持,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局长、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秘书长周德进同志分别致辞。

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教授致辞

  2008年度陈嘉庚化学科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侯建国教授;2006年度陈嘉庚生命科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特聘教授、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南开大学校长的饶子和教授;2006年度陈嘉庚地球科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涂传诒;2006年度陈嘉庚信息技术科学奖获得者、清华大学王小云教授等四位科学家走上讲台为大家奉献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与学术报告会。共有来自厦门大学及其它高校的老师和学生近800人参加了报告会。

2008年度陈嘉庚化学科学奖获得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侯建国教授作报告

  侯建国院士以《分子尺度的量子调控》为题,介绍了化学科学的发展。他指出,人类社会发展总是在不断的进步,我们都希望有更好的生活,但是同时能源是有限的,环境也是非常脆弱的,所以对于未来科技的挑战又多了一些。100年前的化学是发现化学的基本组成,现在的化学重点在创造新材料。侯建国院士的报告中还提到:现在人类都离不开电子器件,包括计算机、手机,这些东西都是由一系列的电子元件构成。能不能继续把电子器件尺寸做得更小,能耗更小,同时功能更强大呢?现在的能源问题是大家谈论的热点,能不能制造出一些新的化学剂,用新的化学方法,直接利用太阳能从海上获取氢气,为人类提供能源呢?侯建国院士认为,在量子的世界中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材料的性质会发生很多的变化。而未来的挑战则是寻找像纸一样的轻、像铁一样坚硬的材料。 

2006年度陈嘉庚生命科学奖获得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特聘教授、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饶子和教授作报告

  饶子和院士以《蛋白质结构与药物》为题,介绍了SARS爆发的背景、SARS病毒主要蛋白酶及其复合物的结构;讲述了线粒体膜蛋白复合物II的精细结构,阐述了其作用的生物学机理以及与线粒体疾病的关系以及结核病毒和流感病毒的特征等。他指出,传统药物开发是试错法,而现代药物设计则是寻找靶蛋白---构建复合物三维结构---药物研发。饶子和院士的报告风趣幽默,通过讲述对自己科研人生的理解,勉励青年学生不要惧怕失败,失败也是一种财富。 

2006年度陈嘉庚地球科学奖获得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涂传诒教授作报告

  涂传诒院士在报告《太阳爆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空间天气》中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太阳的耀斑爆发和日冕物质抛射等物理现象,以及这些现象对空间环境的影响。涂传诒先生还讲述了太阳爆发对人类的影响,他分析了太阳风的形成、地球磁层与太阳风的关系。他认为,空间天气现象是小概率大伤害事件,太阳爆发的对地效应对宇航员、航天器、通讯、电力系统等都会造成损伤,太阳活动和空间天气现象与人类认识宇宙世界以及人类自身活动息息相关。 

2006年度陈嘉庚信息技术科学奖获得者、清华大学王小云教授作报告

  王小云教授从格密码出发浅谈密码数学问题,报告主要回顾了密码数学理论所涉及的主要领域及基本内容,介绍了不同数学分支的基础数学问题在密码体制安全性保障以及安全性分析所起的作用,并特别介绍了密码数学理论的学科交叉特点以及密码理论特有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她指出,密码理论是独特的理论体系,密码的安全属性基于各种数学问题,密码分析基于各种数学问题的设置,密码数学理论的丰富发展了密码数学的内涵。
  感谢厦门大学校办和科技处对本次报告会成功举办的大力支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局长、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秘书长周德进同志致辞
 

报告会现场

观众提问

观众提问

 

友情链接: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中国社会组织网诺贝尔奖何梁何利基金陈嘉庚纪念馆陈嘉庚国际学会
京ICP备09112257号-85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4547 1996 - 2014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Email: webeditor@cashq.ac.cn 联系我们 京ICP备09112257号-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