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承鲁 教授 生命科学奖
1989年

  邹承鲁 江苏无锡人,1923年5月17日生。1945年在西南联大化学系毕业,1951年获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1951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室主任、生物物理所副所长等职。1978年起担任全国政协第五届至八届委员、八届常委。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学部主任、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荣誉会员。多年来历任国内外重要科学期刊的编委。1981-1982 年担任美国哈佛大学访问教授,1986-1990年间曾任美国国立健康研究所 Fogarty 研究员。

在英期间,曾首先发现纯化后的细胞色素c与在线粒体结合时性质的差异,并证明细胞色素b与琥珀酸脱氢酶不是同一物质。1951年回国后,与王应睐及江静英合作,纯化了琥珀酸脱氢酶。曾参加人工合成胰岛素工作,并负责胰岛素A及B链的拆合, 确定了胰岛素合成路线,为胰岛素的人工合成作出了重大贡献。60年代初,继续酶的研究工作,所确立的蛋白质必需基团的化学修饰和活性丧失的定量关系公式和确定必需基因数的方法已经为国际上广泛接受和采用,公式和方法分别被称为“邹氏公式”和“邹氏作图法”。接着又提出酶作用不可逆抑制动力学的理论和抑制反应速度常数测定的新方法,经过多年来理论上的发展和实验验证,这一理论也已为国际上所接受,方法也得到广泛的采用。

1976年后,发现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在活性部位能形成荧光衍生物;细胞色素b的还原表现为三相动力学过程;胰岛素A及B链本身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并含有形成天然胰岛素正确结构的信息。在研究酶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工作中,发现在变性过程中,某些酶活性已大部分丧失时,还观察不到酶分子的整体构象变化。因此得出酶的活性部位处于酶分子的局部,并且柔性较高的结论。最近又提出酶活性部位的柔性为酶充分表现其催化活性所必需,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新生肽链的折叠是与合成同时进行的看法。这些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开创性工作。

  通过在工作中培养、课堂讲学和带研究生,为我国生物学界培养了一大批人才,1978年以来培养的研究生中,已有博士生14人,硕士生17人获得学位。40年来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170余篇,先后获得二次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陈嘉庚生命科学奖、第三世界科学院奖,4次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多次获国家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三等奖。在科学上的贡献已载入史册,应外国朋友的邀请,已在国际性丛书《综合生物化学》(Comprehensive Biochemistry)中的生物化学史部分发表个人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