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国内首闯内耳“禁区”,实施了内耳开窗术治疗耳硬化症聋并获得成功。首先采用局麻施行此术,打破了国外实施此项手术采用全麻的惯例,手术有效率为81.4%,达国际先进水平,被选入《世界耳硬化症索引摘要》;他在国内首先开展对治疗耳硬化症聋疗效更好的镫骨底板切除术,迄今共手术约4000耳次,有效率达94.8%,其手术方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在国内首先开展颞骨组织病理学的系统研究工作,制作出国内第一套成人颞骨切片和一批人类内耳标本,为中国的耳病理学奠定了基础。在国内第一个开展耳神经学的临床工作,并诊治了大批病人。在国内首先开展内耳迷路电凝破坏术治疗梅尼埃症顽固眩晕。在国内较早建立起听力室、眼震电图检查室、中枢听功能检查室及听生理实验室,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了客观依据。对中国发病率较高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进行了系列研究工作,在手术进路、移植物选择、清除病变与重建传音结构的关系上,摸索总结出一整套手术方式和经验,为2000余名患者施行鼓膜修补术和鼓室成形术,有效率达93.1%。在国内首先将纤维内诊镜技术应用于检查食管、气管,为国内普遍开展此项业务起到了推广和促进作用。
几十年来,姜泗长开展了几十项专科尖端课题的研究,尤其在传导性耳聋的外科治疗、爆震性耳聋、老年性耳聋、耳神经学等方面的研究成就卓著。在他的主持下,在国内首先开展了AP 调谐曲线、耳声发射、耳蜗主动机制、耳蜗微循环、毛细胞离子环境与聋病关系等一系列高水平的课题研究,为解决神经性耳聋这一世界疑难课题提供了一系列的理论依据,为临床上早期诊断、定位、治疗提供了客观指标。目前已完成“八五”重点攻关项目“聋病、军事噪声损伤的发生机理及防治研究”的14个专题的研究工作,完成了军队重点攻关项目“爆震性耳聋的防治研究”和“冲击波-脉冲噪声对人耳致伤机理和安全标准的研究”。在他主持下,耳鼻咽喉科应用科学研究完成了从耳外科到耳神经外科、头颈外科的转变,在深度和广度上扩展了耳鼻咽喉科的领域,倡导了《头颈外科杂志》的创办,并任名誉主编,主持指导完成了各种涉及前、中颅底及后颅窝的高难度、危险大的手术,如经迷路、迷路后和乙状窦后进路听神经瘤摘除术,蝶窦鞍区、斜坡肿瘤切除术,面神经吻合术及移植术,鼻颅联合进路鼻腔以及带蒂额肌瓣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等各种涉及或进入颅内的手术。为提高中国专科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他派学生去各地帮助开展传授各类新技术、新业务。1978 年他所领导的科室成为全军专科中心,1987 年他创建军队第一个耳鼻咽喉科研究所,1989 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全国重点学科。世界38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人员700 余人次到他创建的耳研所参观和学习。
姜泗长非常重视人才培养,迄今培养造就了几代耳鼻咽喉科专门人才。培养了博士后1 名, 博士、硕士生40名及300 余名高级专业人才。先后送14名学生出国留学,均学成归来。现军内外大医院的专科学术带头人大都是他的学生,他所领导的科、所已形成老、中、青结合,医、教、研、工程协调发展的合理结构。
他撰写发表了130余篇学术论文,编写了国内第一部《临床耳鼻咽喉科学》专著,填补了国内空白,成为耳鼻咽喉科专业人员的必读书。他担任《现代耳咽喉科发展史》、《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耳鼻咽喉科学》、《耳鼻咽喉科全书

耳外科》、《颞骨组织病理学图谱》、《中国耳鼻咽喉科学史》和《手术学全书

耳鼻咽喉科》的主编或副主编。
-
耳硬化症开窗手术疗法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53,1.
-
耳硬化症开窗手术之研讨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57,1.
-
镫骨切除术治疗耳硬化症性耳聋的几个问题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65,2.
-
纤维支气管镜在诊断肺癌上的应用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78,2.
-
慢性中耳炎、乳突炎合并化服性迷路炎的病理组织变化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79,1
-
镫骨切除术治疗耳硬化症的远期疗效观察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85,4.
-
从CA调谐曲线看用滤波短声引出的CAP频率特异性.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88,6
-
40-Hz auditory event-related potential in normal adults. Audiology,1988,27.
-
Acute effects of noradrenalin related vaspactove agents on the ototoxicity of Aspinrin: 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the guinea pig.Hear.Res.,1988,36.
-
耳声发射--耳蜗主动机制的研究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89,6.
-
脑脊液鼻漏的诊治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89,6.
-
爆震后活体豚鼠耳蜗微循环的实验观察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1,1.
-
昕骨链的计算机三维重建及力学模型建立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1.5.
-
爆震对耳蜗内电位影响的实验观察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2,6.
-
Changes of summating potentials in the guinea pig cochlea after impuse sound expo-sure.Chinese J.of Acoustic,1993,12:3.
-
Effects of carbogen on decreaces in endocochlear potential and cochlear microcirculation induced by ischemia of the cochlea. Acta Otolaryngol(Stockh),1993,113.
-
The cartilaginous nasal capsule and embryonic development of human paranal sinuses J.Otolaryngol.,1994,4.
-
Significance of chondrific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otosclerotic stapedial Foot-plate.J.Otolarynol.,1994,23.
-
Recent advance of otorhinolaryngology in China. Chinese Med.J.,1995,108.